上海閥門廠信息:“未來十年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轉變關鍵時期。”8月18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朱森第教授“第五屆我國制造業CIO年會暨2010中國制造業信息化歲末盤點頒獎典禮”上對我國制造業未來十年發展做出了六個判斷。
第一,制造業已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制造業工業增加值約占全國GDP三分之一,占全部工業80%;上交稅約占全部工業90%等,從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十年會有一些變化,但制造業國民經濟當還會占比較重要位置。
第二,我國制造業未來十年內仍將保持一定速度增長。
第三,我國制造業總量規模已居世界前列,未來十年內將穩居世界第一。
第四,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將未來十年我國制造業主旋律。我國制造業未來面臨五大轉變:即從依靠投資拉動向主要依靠技術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轉變;從注重生產能力擴張向注重技術能力積聚轉變;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從世界制造業價值鏈低端向世界制造業價值鏈高端轉變;從對環境擠壓向對環境友好轉變。
第五,信息技術與我國制造業融合朝著深度、廣度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推進重點包括發展智能工具、構建數字企業、實現節能減排、促進轉型升級、做強信息產業、催生新興產業等六個方面。
制造業信息化兩化融合重點匯聚點。”制造業與信息技術、高新技術融合,能夠促進傳統制造業向現代制造業轉型升級。智能化非常重要:產品裝備實現數字化,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智能化工具,從而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我國裝備制造業國際競爭力。
第六,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將成為中國制造業方向。
上海鴻豐閥門廠總結:綠色制造就我們制造業產品全生命周期當,從設計、生產到再制造環節,都要貫穿綠色概念。例如發展節能產品、節能技術、節能工藝;發展少污染、無污染、低排放產品工藝;促進低碳發展、循環經濟;減少資源消耗、節約資源;保護生態。智能制造系統最終要從以人為主要決策核心人機諧系統向以機器為主體自主運行轉變。